info@chemindustry.com.cn
 service@chemindustry.com 首页 | 登录 | 注册 | English
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山东炼化问世,共注资331.9亿元,首批七家企业入股(附山东地炼产业全览)

发布时间:2017-10-10

备受舆论关注的山东炼化能源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山东炼化”)已在9月27号于济南注册成立,这是自1999年成立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后,山东地炼企业第二次“抱团”。


集团成立 七英聚义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山东炼化注册资本为331.9亿元,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明石化)持股22.63%为第一大股东,二股东是山东海洋集团旗下的蓝色经济区(青岛)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2.59%。

  此外,还有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山东清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无棣鑫岳燃化有限公司、山东胜星化工有限公司等6家地炼企业参股,分别持股13.29%、12.20%、7.8%、7.56%、7.26%、6.66%。


而另据报道,东明石化副总裁张留成日前曾公开表示,汇丰石化、亚通石化、齐润石化、海佑石化、恒源石化、金城石化、神驰化工、中海石化、日照岚桥、河北丰利等10家地炼也将入股山东炼化,公司注册资本将达900亿元。


  同时张留成还表示,地炼企业参与山东炼化成立主要通过换股方式,各股东的经营团队、纳税渠道、管理体制都不会发生变化,集团将实现各家股东单位的原油集中采购和成品油集中销售,改变此前松散的合作形式。

  据了解,东明石化去年初曾在济南发起成立中国(独立炼厂)石油采购联盟,欲联合省内外地炼企业,通过其控股的海外贸易公司实现原油集中采购,而山东炼化也由东明石化挑头,由东明石化董事长李湘平出任该公司法人代表和董事长。

“山东炼化并非山东地炼企业首次抱团,为优化整合山东石化行业资源,山东另一家地炼巨头——山东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曾联合全省20家地炼企业,在1999年5月成立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按照山东省经信委要求,山东炼化成立将推进地炼行业向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生产清洁化、产品高端化、企业园区化发展,而按照该公司规划,“十三五”末将实现亿吨产能整合,并发展乙烯、丙烯、芳烃等高端化工产品。

山东——中国化工第一大省


  今年9月1日,山东省经信委曾下发《关于加快全省地炼企业转型发展组建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复函》,提出山东炼化要着眼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更好的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行业进一步联合重组、集团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山东石化总产能达2.1亿吨,已接近中石化炼油规模,而地炼企业总炼油能力超过1.2亿吨,占到全国地炼总产能的70%,这股力量形成集团后足以改变中国当下的油气下游格局。

  目前,在山东总共盘踞着40多家地炼企业,但产能规模普遍只有200万吨到500万吨,即使规模最大的东明石化淘汰600万吨落后产能后也仅剩约900万吨产能。根本无法与动辄上千万吨的大型炼化厂竞争。

  石化产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越能形成区域一体化,竞争优势越大。山东地炼虽然总体体量巨大,但难以形成合力,在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业的比拼中往往占尽劣势。

  “炼化企业大型化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山东地炼应通过合并逐渐成为大型企业集团,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东明石化副总裁张留成表示。

  若山东地炼能够完成整合,将形成中国第一大炼化集团,炼油能力超过1.2亿吨。论区域集中性和规模优势,远超三桶油的任何一家炼化企业。(目前国内最大的炼化企业为中石化下属的镇海炼化,年炼油能力为2300万吨。)

  在这方面山东正在着手大的行动,早在去年就已通过山东京博控股旗下的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注册“中安石油”作为全省地炼油品销售的统一品牌,并成立地方成品油销售终端联盟,整合地方炼厂加油站。

  按照规划,地炼加油站将统一使用“中安石油”品牌,并统一服务规范、质量标准、采购配送、支付方式,打造成山东地方石化行业零售终端的高端服务品牌,售油联盟将在3年内发展具有山东炼化统一形象的加油站2000家,5年内达到6000家经营规模。

山东炼化企业排头兵——山东东明石化集团


背景信息


  地方炼厂简称地炼,是区别于中石油、中石化等主营炼厂而提出的说法,起源于1998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宏观调整。当时的结构性调整后,加工能力在100万吨/年以上的炼厂大多划归两大国有石油公司,而100万吨/年以下的小炼油企业选择保留了82家,成为“地炼”。山东是中国地炼最为集中的省份,其中东明石化是国内最大的地炼企业。

  今年7月,援引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会长李湘平提供的数据,山东地炼的体量巨大,加工能力和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地炼企业的七成以上,地炼企业的原油加工量占到全国的8%。2016年,山东省地炼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25亿元、利税318亿元、利润13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了21.7%、79.1%、60%。

在过去以燃料油为主要原料供应时代,地炼一次加工产能经历由盲目扩张到理性回归阶段;2015年后随着地炼原油进口使用双权放开,地炼规模继续扩张。2016年中国独立炼厂数量89家,常减压装置产能2.38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约37%;其中山东地炼69家,常减压装置产能1.63亿吨,占地炼总产能约68%。地炼加快扩张二次加工能力,尤其是加氢精制和催化重整装置。近五年常减压、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加氢精制装置平均增幅达到12%、7%、8%、18%。

""

  过去两年,山东地炼,尤其是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的地炼企业,的确过上了好日子。此前,由于不被允许使用进口原油,国内油源长期被央企控制,地炼常年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地方企业在淘汰一定规模落后产能或建设一定规模储气设施的前提下使用进口原油。同年7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原油加工企业申请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符合条件的原油加工企业可获得原油进口资格,民企进口原油的大门进一步敞开。

  上述两项资质相辅相成。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的地炼,若再获得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则无需再通过国营进口单位代理进口。

2016年山东地炼利润的大幅增长,正是基于政策红利的效益释放。截至今年7月,国内正式获批和进入公示期的拥有进口原油使用权的地炼已达32家,其中山东一共有25家地炼企业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据《证券日报》报道,2016年山东地炼企业进口原油同比增长32%,已占青岛港原油进口总量的65%,山东地炼企业使用原油近50%从青岛港上岸,一度出现油轮排队进港的场景。


  但据市场机构统计,2016年地炼的进口配额并未能全部足额使用。今年4月,进口原油使用权申请画上句号,国家发改委宣布自5月5日起,停止接收有关原油加工企业使用进口原油的申报材料。对5月4日前已按规定完整提交申报材料的企业,发改委将继续开展后续核查评估等工作。

  地炼人士将此举称为“又将回到吃粗粮的苦日子”。再加上今年以来地方炼厂的成品油出口配额被暂停,国内成品油消费增速放缓背景下地炼缺乏直接的零售终端,其利润受到压制。而油品升级带来的成本增加,亦加重了地炼企业的负担。

""


炼化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山东地炼之所以抱团取暖,是因为目前的炼化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6月份,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开工,让民营炼化巨头引起市场的关注。  

  到2018年,恒力石化2000万吨/年的项目和浙江石化2000万吨/年的项目即将建成,投产之后二者将跻身我国前十大炼厂。浙江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该项目的顺利推进,将意味着民企有实力与主营巨头展开PK。

  与此同时,中石化等国企也在炼化板块不断发力。  

中石化计划“十三五”期间,投资2000亿元,优化升级打造茂湛、镇海、上海和南京四个世界级炼化基地。四大基地优化升级后,总炼油能力将达到1.3亿吨/年,新增4000万吨/年的产能。  

  除中石化外,中石油、中化集团、中海油集团、兵器集团也在全面发力,将全面升级扩建现有装置。目前,中石油、兵器集团以及各民营巨头已经开始陆续强势进入炼化行业。

  国内新增产能不断扩大以及国家重点建设石化产业基地将重塑多元化市场主体,未来1~2年民营资本注入对于整个炼化行业影响较大。



行业背景:浙江注资百亿成立浙江石油

  整合石油化工产业的不只是山东省,在山东炼化成立前,作为该省省属国企的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已在9月16日率先牵头成立了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江石油)。据了解,浙江石油注册资本高达110亿元,其中浙江能源集团持股60%,另外40%股权持有者为荣盛石化、巨化集团等出资设立的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后者正在浙江舟山投资建设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对于浙江石油成立后的规划,公司计划在五年内投资逾600亿元,构建1000万吨的原油储备设施、1500万方能力的成品油储存中转设施、1000公里的油品运输管道、100万吨能力的燃油加注设施以及700座综合能源供应站。



Chemindustry.com美国化工网专业化工产品全球推广.化工产品出口,化工平台,中国化工产品出口,国外化工推广平台,海外化工产品推广,全球化工网,化工贸易,化工网站制作,海外化工采购商,中国供应商,中国化工企业出口.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新闻动态


山东炼化问世,共注资331.9亿元,首批七家企业入股(附山东地炼产业全览)

发布时间:2017-10-10

备受舆论关注的山东炼化能源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山东炼化”)已在9月27号于济南注册成立,这是自1999年成立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后,山东地炼企业第二次“抱团”。


集团成立 七英聚义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山东炼化注册资本为331.9亿元,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明石化)持股22.63%为第一大股东,二股东是山东海洋集团旗下的蓝色经济区(青岛)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2.59%。

  此外,还有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山东清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无棣鑫岳燃化有限公司、山东胜星化工有限公司等6家地炼企业参股,分别持股13.29%、12.20%、7.8%、7.56%、7.26%、6.66%。


而另据报道,东明石化副总裁张留成日前曾公开表示,汇丰石化、亚通石化、齐润石化、海佑石化、恒源石化、金城石化、神驰化工、中海石化、日照岚桥、河北丰利等10家地炼也将入股山东炼化,公司注册资本将达900亿元。


  同时张留成还表示,地炼企业参与山东炼化成立主要通过换股方式,各股东的经营团队、纳税渠道、管理体制都不会发生变化,集团将实现各家股东单位的原油集中采购和成品油集中销售,改变此前松散的合作形式。

  据了解,东明石化去年初曾在济南发起成立中国(独立炼厂)石油采购联盟,欲联合省内外地炼企业,通过其控股的海外贸易公司实现原油集中采购,而山东炼化也由东明石化挑头,由东明石化董事长李湘平出任该公司法人代表和董事长。

“山东炼化并非山东地炼企业首次抱团,为优化整合山东石化行业资源,山东另一家地炼巨头——山东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曾联合全省20家地炼企业,在1999年5月成立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按照山东省经信委要求,山东炼化成立将推进地炼行业向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生产清洁化、产品高端化、企业园区化发展,而按照该公司规划,“十三五”末将实现亿吨产能整合,并发展乙烯、丙烯、芳烃等高端化工产品。

山东——中国化工第一大省


  今年9月1日,山东省经信委曾下发《关于加快全省地炼企业转型发展组建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复函》,提出山东炼化要着眼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更好的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行业进一步联合重组、集团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山东石化总产能达2.1亿吨,已接近中石化炼油规模,而地炼企业总炼油能力超过1.2亿吨,占到全国地炼总产能的70%,这股力量形成集团后足以改变中国当下的油气下游格局。

  目前,在山东总共盘踞着40多家地炼企业,但产能规模普遍只有200万吨到500万吨,即使规模最大的东明石化淘汰600万吨落后产能后也仅剩约900万吨产能。根本无法与动辄上千万吨的大型炼化厂竞争。

  石化产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越能形成区域一体化,竞争优势越大。山东地炼虽然总体体量巨大,但难以形成合力,在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业的比拼中往往占尽劣势。

  “炼化企业大型化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山东地炼应通过合并逐渐成为大型企业集团,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东明石化副总裁张留成表示。

  若山东地炼能够完成整合,将形成中国第一大炼化集团,炼油能力超过1.2亿吨。论区域集中性和规模优势,远超三桶油的任何一家炼化企业。(目前国内最大的炼化企业为中石化下属的镇海炼化,年炼油能力为2300万吨。)

  在这方面山东正在着手大的行动,早在去年就已通过山东京博控股旗下的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注册“中安石油”作为全省地炼油品销售的统一品牌,并成立地方成品油销售终端联盟,整合地方炼厂加油站。

  按照规划,地炼加油站将统一使用“中安石油”品牌,并统一服务规范、质量标准、采购配送、支付方式,打造成山东地方石化行业零售终端的高端服务品牌,售油联盟将在3年内发展具有山东炼化统一形象的加油站2000家,5年内达到6000家经营规模。

山东炼化企业排头兵——山东东明石化集团


背景信息


  地方炼厂简称地炼,是区别于中石油、中石化等主营炼厂而提出的说法,起源于1998年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宏观调整。当时的结构性调整后,加工能力在100万吨/年以上的炼厂大多划归两大国有石油公司,而100万吨/年以下的小炼油企业选择保留了82家,成为“地炼”。山东是中国地炼最为集中的省份,其中东明石化是国内最大的地炼企业。

  今年7月,援引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会长李湘平提供的数据,山东地炼的体量巨大,加工能力和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地炼企业的七成以上,地炼企业的原油加工量占到全国的8%。2016年,山东省地炼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25亿元、利税318亿元、利润138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了21.7%、79.1%、60%。

在过去以燃料油为主要原料供应时代,地炼一次加工产能经历由盲目扩张到理性回归阶段;2015年后随着地炼原油进口使用双权放开,地炼规模继续扩张。2016年中国独立炼厂数量89家,常减压装置产能2.38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约37%;其中山东地炼69家,常减压装置产能1.63亿吨,占地炼总产能约68%。地炼加快扩张二次加工能力,尤其是加氢精制和催化重整装置。近五年常减压、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加氢精制装置平均增幅达到12%、7%、8%、18%。

""

  过去两年,山东地炼,尤其是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的地炼企业,的确过上了好日子。此前,由于不被允许使用进口原油,国内油源长期被央企控制,地炼常年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地方企业在淘汰一定规模落后产能或建设一定规模储气设施的前提下使用进口原油。同年7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原油加工企业申请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符合条件的原油加工企业可获得原油进口资格,民企进口原油的大门进一步敞开。

  上述两项资质相辅相成。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的地炼,若再获得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则无需再通过国营进口单位代理进口。

2016年山东地炼利润的大幅增长,正是基于政策红利的效益释放。截至今年7月,国内正式获批和进入公示期的拥有进口原油使用权的地炼已达32家,其中山东一共有25家地炼企业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据《证券日报》报道,2016年山东地炼企业进口原油同比增长32%,已占青岛港原油进口总量的65%,山东地炼企业使用原油近50%从青岛港上岸,一度出现油轮排队进港的场景。


  但据市场机构统计,2016年地炼的进口配额并未能全部足额使用。今年4月,进口原油使用权申请画上句号,国家发改委宣布自5月5日起,停止接收有关原油加工企业使用进口原油的申报材料。对5月4日前已按规定完整提交申报材料的企业,发改委将继续开展后续核查评估等工作。

  地炼人士将此举称为“又将回到吃粗粮的苦日子”。再加上今年以来地方炼厂的成品油出口配额被暂停,国内成品油消费增速放缓背景下地炼缺乏直接的零售终端,其利润受到压制。而油品升级带来的成本增加,亦加重了地炼企业的负担。

""


炼化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山东地炼之所以抱团取暖,是因为目前的炼化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6月份,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开工,让民营炼化巨头引起市场的关注。  

  到2018年,恒力石化2000万吨/年的项目和浙江石化2000万吨/年的项目即将建成,投产之后二者将跻身我国前十大炼厂。浙江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该项目的顺利推进,将意味着民企有实力与主营巨头展开PK。

  与此同时,中石化等国企也在炼化板块不断发力。  

中石化计划“十三五”期间,投资2000亿元,优化升级打造茂湛、镇海、上海和南京四个世界级炼化基地。四大基地优化升级后,总炼油能力将达到1.3亿吨/年,新增4000万吨/年的产能。  

  除中石化外,中石油、中化集团、中海油集团、兵器集团也在全面发力,将全面升级扩建现有装置。目前,中石油、兵器集团以及各民营巨头已经开始陆续强势进入炼化行业。

  国内新增产能不断扩大以及国家重点建设石化产业基地将重塑多元化市场主体,未来1~2年民营资本注入对于整个炼化行业影响较大。



行业背景:浙江注资百亿成立浙江石油

  整合石油化工产业的不只是山东省,在山东炼化成立前,作为该省省属国企的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已在9月16日率先牵头成立了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江石油)。据了解,浙江石油注册资本高达110亿元,其中浙江能源集团持股60%,另外40%股权持有者为荣盛石化、巨化集团等出资设立的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后者正在浙江舟山投资建设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对于浙江石油成立后的规划,公司计划在五年内投资逾600亿元,构建1000万吨的原油储备设施、1500万方能力的成品油储存中转设施、1000公里的油品运输管道、100万吨能力的燃油加注设施以及700座综合能源供应站。



Chemindustry.com美国化工网专业化工产品全球推广.化工产品出口,化工平台,中国化工产品出口,国外化工推广平台,海外化工产品推广,全球化工网,化工贸易,化工网站制作,海外化工采购商,中国供应商,中国化工企业出口.

返回


  展会合作

2024年9月19-21日

2024年3月5-7日

2024年12月11-13日

2024年6月3-5日

2025年3月17-19日

2023年10月25-27日

  展会合作

2024年9月19-21日

2024年3月5-7日

2024年12月11-13日

2024年6月3-5日

2025年3月17-19日

2023年10月25-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