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chemindustry.com.cn
 service@chemindustry.com 首页 | 登录 | 注册 | English
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山东化工产学研合作“有资有味”

发布时间:2023-02-16

2022年12月7日,菏泽市在东明石化产业园隆重举行30万吨/年UPC科技试验工程开工仪式。“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烃(UPC)成套技术”由东明石化集团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联合开发。该技术可减少中间炼油环节,将原油直接催化裂解生产乙烯、丙烯,与传统工艺技术相比可降低能耗20%,节约资源30%。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只是山东化工行业产学研合作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东省化工企业积极对接科研院所,推动前沿科技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学研合作发展形成百花齐放局面。得益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进一步融合,一些关键环节被打通,该省化工产业呈现上游基础原材料逐步夯实、中游合成材料不断延伸、下游功能化学品全面拓展态势。


围绕主导产业创新产品提能升级


东营市是制造业强市、石油化工大市,地炼产能占山东省的三分之一,石油装备和橡胶轮胎产业规模(产能)均占全国四分之一、全省一半以上。近年来,东营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建设高能级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蹚出一条重点产业集群集聚、提能升级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


利华益集团与四川大学共建研发中心,在高分子树脂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丰硕成果。利华益集团通过建设高性能ABS树脂、丙烯腈及配套装置,构建“炼油/丙烷—丙烯/乙苯—丙烯腈/苯乙烯—高性能ABS树脂—ABS改性树脂”全产业链条,由基础炼化向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迈进。目前,其油化比下降至50%以下,成为国内最完整、最先进的改性树脂一体化基地。当地政府也在深挖利华益集团的链主带动优势,推进“利华益+”发展模式,谋划建设高分子材料创新产业园。


橡胶轮胎产业是东营重要的优势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广饶县。当地橡胶轮胎企业根据合成橡胶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与科研院所共建成果转化平台,依托相关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广饶橡胶轮胎产业借助创新“第一动力”迸发出新活力。


2022年7月,中科院青岛能源所研制的一种橡胶新材料,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科技成果鉴定。这种“合成丁戊橡胶”,创新性地利用石化工业的副产烯烃作为原料,不仅可以实现进口替代,还大大提升了防滑和耐用等性能。


山东是我国最大的轮胎生产省份,但高端合成橡胶原料长期被国外垄断,需大量进口。与此同时,山东的炼化企业每年产生20万吨以上的碳四、碳五烯烃,但因为缺少催化剂,无法进行高附加值转化。为此,中科院青岛能源所成立研发团队,专门围绕副产烯烃开发催化技术,利用7年时间,设计合成了催化剂,并完成中试放大试验。


“按照产业出题、科学论证、协同攻关、市场验收的原则,打造中科院重大成果在山东落地转化,初步形成了政产学研金服用多要素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山东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徐峰表示,眼下科研团队正与山东轮胎企业进行年产3万吨的产业化示范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基础数据和工艺标准,很快将实现工业化生产。


此外,广饶县政府与青岛科技大学共同成立广饶橡胶工业研究院,解决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其研发生产的国产溶聚丁苯橡胶打破了国际垄断,并开发出静音棉轮胎、自修复轮胎、全热熔赛事轮胎。


山东华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尝到了产学研合作实施产品创新的甜头,近几年每年开发新产品150多款,主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2项,拥有专利241项,其中欧盟、美国专利20项,逐步成为业界产品创新的“引领者”。该公司决心与青岛科技大学广饶研究院筹建国家级“先进橡胶材料与高性能绿色新能源轮胎”技术创新中心,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不单是新产品层出不穷,广饶县重点轮胎企业的设备数控化率达90%,70%以上的主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公司的轮胎产业链与青岛科技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创新研发的半钢轮胎PS2A成型机,平均每38秒就能生产一条轮胎,单机台每班可生产500条轮胎,相当于过去产能的3倍。同时,半钢轮胎PS2A成型机的使用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成型车间人工成本减少了50%。”赛轮(东营)轮胎股份有限公司IT服务部部长李健说道。


打造创新创业共同体“握指成拳”


2019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实施意见》,支持行业骨干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共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共同体,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按照“为我所用”招专业人才、“有的放矢”抓技术研发、“引育并重”强市场主体的思路,创建了山东省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努力解决化工产业发展亟须解决的共性关键问题,以此强化创新引领、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化工产业集群。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山东省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重点布局“三中心+一基地”,包括化工技术工艺研发中心、化工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应急救援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化工中试基地,从而提升全省化工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化工产业安全生产水平、化工产业应急救援能力,将东营市由“油城”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端化工城”,为推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建设化工强省提供强大动能。


山东省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成立后,聚集成员单位89家,成功引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家重质油实验室共建碳材料研究中心进驻。双方合作推进的沥青基碳纤维原料制备—超临界萃取技术研发项目,小试成果经验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高强度、高模量碳纤维的规模化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量产后将打破日美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解决国家航空航天方面的材料急需。


此外,共同体积极打造开放共享的山东省化工中试基地,已投资2亿元完成了中试基地(一期)工程。为突破更多“卡脖子”技术和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产业链条延伸,化工中试基地二期、三期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目前,中试基地正在推进实施的中试项目8个,来自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国石油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多个科研院所,均是突破国外垄断的技术。以此为依托,共同体探索形成“企业出题、研究院揭榜、共同研发、园内中试转化”机制,初步形成了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一体布局、融合发展的创新支撑体系。


共同体还积极为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牵线搭桥”,“链”动产业发展新优势。目前,共同体正根据企业需求重点推进振华新材料、海科石化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作开发高端合成橡胶,东岳石化与中科院合作开发聚四氟乙烯下游专用料,京博石化与北京化工大学、青岛科大、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作开发聚丙烯改性料和生物基弹性体,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传统产业的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卡脖子”问题


2022年12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2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东岳集团旗下3家公司获得两项重奖。其中,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全新全氟磺酸聚合物合成及增强网络与高性能氢燃料电池质子膜制备》项目荣获山东省技术发明奖特等奖;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华夏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全氟乙烯基高端基础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和全链条生产体系重构》项目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作为中国氟硅行业龙头企业,东岳集团深耕氟硅主业30年,通过自主创新攻关,不断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延伸,从氟硅材料常规产品到高端氯碱用离子膜、燃料电池膜等膜产品,实现了基础原料—中间体—单体—树脂—成膜的全产业链量产技术突破,形成“氟硅膜氢”四大产业链条近1000个品种。其中,全氟质子交换膜被誉为氢能产业的“芯片”,是制取氢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2018年底,东岳集团整合资源,创建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氢能材料、制氢膜材料、电池材料、包装材料及含氟聚合物纤维材料业务,全力迎接全球氢能源时代的到来。


持久的科技攻关,离不开研发团队的静气与定力,更离不开企业长期大量的资源投入。东岳集团专门成立了东岳研究院,依托含氟功能膜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平台,大力布局实施“621泰山攀登计划”,分别在上海、北京、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建立


6个研发中心,与高校建立20个联合实验室,整合上千名行业领军人才、研发人才,链接国内外优质资源,打造高端人才、项目、企业汇聚的产业高地。目前,6个研发中心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与北京化工大学、山东大学、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共建16个研发平台,合作项目达到35项,整合了国内外学术带头人40多位。这些科研力量将重点攻克各类“卡脖子”技术问题,推动高端氟硅材料进一步发展。


据了解,山东省依托高端化工产业的23家链主企业,已搭建起万华化学全球研发中心、东岳研究院、京博研究院、富海集团研究院、鲁北国际新材料研究院、国橡中心等重大平台,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


以万华化学、东岳集团为代表,在省内链主企业、行业龙头的带动下,随着产业链和创新链进一步融合,一批关键共性“卡脖子”技术和重点产品实现突破。目前,山东芳烃下游化工新材料、超高精细半导体光刻胶规模化生产、国产大飞机航空胎用天然胶国产化替代等多项技术实现突破;燃料电池膜、G5级N-甲基吡咯烷酮生产工艺、己二腈主要原料己二胺等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赛轮集团研制的“液体黄金”轮胎打破行业耐磨性能、抗湿滑性能、滚动阻力不能同时提升的“魔鬼三角”难题,成为橡胶领域里程碑式原始创新技术;万华化学自主开发的高性能聚烯烃弹性体(POE)高性能ABS等材料完成中试技术开发;兖矿鲁南化工开展国际首创的醋酸甲醛缩合法制备丙烯酸技术攻关,千吨级中试装置建成投产,打通了醋酸到煤基新材料的关键环节。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



Chemindustry.com美国化工网专业化工产品全球推广.化工产品出口,化工平台,中国化工产品出口,国外化工推广平台,海外化工产品推广,全球化工网,化工贸易,化工网站制作,海外化工采购商,中国供应商,中国化工企业出口.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新闻动态


山东化工产学研合作“有资有味”

发布时间:2023-02-16

2022年12月7日,菏泽市在东明石化产业园隆重举行30万吨/年UPC科技试验工程开工仪式。“原油催化裂解制烯烃(UPC)成套技术”由东明石化集团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联合开发。该技术可减少中间炼油环节,将原油直接催化裂解生产乙烯、丙烯,与传统工艺技术相比可降低能耗20%,节约资源30%。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只是山东化工行业产学研合作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东省化工企业积极对接科研院所,推动前沿科技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学研合作发展形成百花齐放局面。得益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进一步融合,一些关键环节被打通,该省化工产业呈现上游基础原材料逐步夯实、中游合成材料不断延伸、下游功能化学品全面拓展态势。


围绕主导产业创新产品提能升级


东营市是制造业强市、石油化工大市,地炼产能占山东省的三分之一,石油装备和橡胶轮胎产业规模(产能)均占全国四分之一、全省一半以上。近年来,东营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建设高能级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蹚出一条重点产业集群集聚、提能升级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


利华益集团与四川大学共建研发中心,在高分子树脂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丰硕成果。利华益集团通过建设高性能ABS树脂、丙烯腈及配套装置,构建“炼油/丙烷—丙烯/乙苯—丙烯腈/苯乙烯—高性能ABS树脂—ABS改性树脂”全产业链条,由基础炼化向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迈进。目前,其油化比下降至50%以下,成为国内最完整、最先进的改性树脂一体化基地。当地政府也在深挖利华益集团的链主带动优势,推进“利华益+”发展模式,谋划建设高分子材料创新产业园。


橡胶轮胎产业是东营重要的优势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广饶县。当地橡胶轮胎企业根据合成橡胶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与科研院所共建成果转化平台,依托相关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广饶橡胶轮胎产业借助创新“第一动力”迸发出新活力。


2022年7月,中科院青岛能源所研制的一种橡胶新材料,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科技成果鉴定。这种“合成丁戊橡胶”,创新性地利用石化工业的副产烯烃作为原料,不仅可以实现进口替代,还大大提升了防滑和耐用等性能。


山东是我国最大的轮胎生产省份,但高端合成橡胶原料长期被国外垄断,需大量进口。与此同时,山东的炼化企业每年产生20万吨以上的碳四、碳五烯烃,但因为缺少催化剂,无法进行高附加值转化。为此,中科院青岛能源所成立研发团队,专门围绕副产烯烃开发催化技术,利用7年时间,设计合成了催化剂,并完成中试放大试验。


“按照产业出题、科学论证、协同攻关、市场验收的原则,打造中科院重大成果在山东落地转化,初步形成了政产学研金服用多要素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山东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徐峰表示,眼下科研团队正与山东轮胎企业进行年产3万吨的产业化示范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基础数据和工艺标准,很快将实现工业化生产。


此外,广饶县政府与青岛科技大学共同成立广饶橡胶工业研究院,解决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其研发生产的国产溶聚丁苯橡胶打破了国际垄断,并开发出静音棉轮胎、自修复轮胎、全热熔赛事轮胎。


山东华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尝到了产学研合作实施产品创新的甜头,近几年每年开发新产品150多款,主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2项,拥有专利241项,其中欧盟、美国专利20项,逐步成为业界产品创新的“引领者”。该公司决心与青岛科技大学广饶研究院筹建国家级“先进橡胶材料与高性能绿色新能源轮胎”技术创新中心,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不单是新产品层出不穷,广饶县重点轮胎企业的设备数控化率达90%,70%以上的主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公司的轮胎产业链与青岛科技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创新研发的半钢轮胎PS2A成型机,平均每38秒就能生产一条轮胎,单机台每班可生产500条轮胎,相当于过去产能的3倍。同时,半钢轮胎PS2A成型机的使用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成型车间人工成本减少了50%。”赛轮(东营)轮胎股份有限公司IT服务部部长李健说道。


打造创新创业共同体“握指成拳”


2019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实施意见》,支持行业骨干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共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共同体,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按照“为我所用”招专业人才、“有的放矢”抓技术研发、“引育并重”强市场主体的思路,创建了山东省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努力解决化工产业发展亟须解决的共性关键问题,以此强化创新引领、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化工产业集群。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山东省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重点布局“三中心+一基地”,包括化工技术工艺研发中心、化工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应急救援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化工中试基地,从而提升全省化工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化工产业安全生产水平、化工产业应急救援能力,将东营市由“油城”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端化工城”,为推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建设化工强省提供强大动能。


山东省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共同体成立后,聚集成员单位89家,成功引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家重质油实验室共建碳材料研究中心进驻。双方合作推进的沥青基碳纤维原料制备—超临界萃取技术研发项目,小试成果经验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高强度、高模量碳纤维的规模化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量产后将打破日美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解决国家航空航天方面的材料急需。


此外,共同体积极打造开放共享的山东省化工中试基地,已投资2亿元完成了中试基地(一期)工程。为突破更多“卡脖子”技术和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产业链条延伸,化工中试基地二期、三期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目前,中试基地正在推进实施的中试项目8个,来自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国石油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多个科研院所,均是突破国外垄断的技术。以此为依托,共同体探索形成“企业出题、研究院揭榜、共同研发、园内中试转化”机制,初步形成了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一体布局、融合发展的创新支撑体系。


共同体还积极为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牵线搭桥”,“链”动产业发展新优势。目前,共同体正根据企业需求重点推进振华新材料、海科石化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作开发高端合成橡胶,东岳石化与中科院合作开发聚四氟乙烯下游专用料,京博石化与北京化工大学、青岛科大、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作开发聚丙烯改性料和生物基弹性体,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传统产业的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卡脖子”问题


2022年12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2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东岳集团旗下3家公司获得两项重奖。其中,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全新全氟磺酸聚合物合成及增强网络与高性能氢燃料电池质子膜制备》项目荣获山东省技术发明奖特等奖;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华夏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全氟乙烯基高端基础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和全链条生产体系重构》项目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作为中国氟硅行业龙头企业,东岳集团深耕氟硅主业30年,通过自主创新攻关,不断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延伸,从氟硅材料常规产品到高端氯碱用离子膜、燃料电池膜等膜产品,实现了基础原料—中间体—单体—树脂—成膜的全产业链量产技术突破,形成“氟硅膜氢”四大产业链条近1000个品种。其中,全氟质子交换膜被誉为氢能产业的“芯片”,是制取氢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2018年底,东岳集团整合资源,创建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氢能材料、制氢膜材料、电池材料、包装材料及含氟聚合物纤维材料业务,全力迎接全球氢能源时代的到来。


持久的科技攻关,离不开研发团队的静气与定力,更离不开企业长期大量的资源投入。东岳集团专门成立了东岳研究院,依托含氟功能膜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平台,大力布局实施“621泰山攀登计划”,分别在上海、北京、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建立


6个研发中心,与高校建立20个联合实验室,整合上千名行业领军人才、研发人才,链接国内外优质资源,打造高端人才、项目、企业汇聚的产业高地。目前,6个研发中心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与北京化工大学、山东大学、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共建16个研发平台,合作项目达到35项,整合了国内外学术带头人40多位。这些科研力量将重点攻克各类“卡脖子”技术问题,推动高端氟硅材料进一步发展。


据了解,山东省依托高端化工产业的23家链主企业,已搭建起万华化学全球研发中心、东岳研究院、京博研究院、富海集团研究院、鲁北国际新材料研究院、国橡中心等重大平台,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


以万华化学、东岳集团为代表,在省内链主企业、行业龙头的带动下,随着产业链和创新链进一步融合,一批关键共性“卡脖子”技术和重点产品实现突破。目前,山东芳烃下游化工新材料、超高精细半导体光刻胶规模化生产、国产大飞机航空胎用天然胶国产化替代等多项技术实现突破;燃料电池膜、G5级N-甲基吡咯烷酮生产工艺、己二腈主要原料己二胺等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赛轮集团研制的“液体黄金”轮胎打破行业耐磨性能、抗湿滑性能、滚动阻力不能同时提升的“魔鬼三角”难题,成为橡胶领域里程碑式原始创新技术;万华化学自主开发的高性能聚烯烃弹性体(POE)高性能ABS等材料完成中试技术开发;兖矿鲁南化工开展国际首创的醋酸甲醛缩合法制备丙烯酸技术攻关,千吨级中试装置建成投产,打通了醋酸到煤基新材料的关键环节。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



Chemindustry.com美国化工网专业化工产品全球推广.化工产品出口,化工平台,中国化工产品出口,国外化工推广平台,海外化工产品推广,全球化工网,化工贸易,化工网站制作,海外化工采购商,中国供应商,中国化工企业出口.

返回


  展会合作

2024年9月19-21日

2024年3月5-7日

2024年12月11-13日

2024年6月3-5日

2025年3月17-19日

2023年10月25-27日

  展会合作

2024年9月19-21日

2024年3月5-7日

2024年12月11-13日

2024年6月3-5日

2025年3月17-19日

2023年10月25-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