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chemindustry.com.cn
 service@chemindustry.com 首页 | 登录 | 注册 | English
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燃料乙醇发展待助推 或成解决粮食过剩最优解

发布时间:2018-03-16

  连续数年的粮食丰收之后,不断高企的粮食库存成为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3月5日全国两会开幕,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消化粮食库存”写入了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成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我国库存粮食存在结构性过剩,如东北地区,库存总量近1.8亿吨,其中2014年产的玉米就超过5000万吨,”一位粮食企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意味着,今年底将有超过5000万吨的过期粮需要处理。”

  被称为“上帝赠予的礼物”的玉米,由于其拥有人类所需的几乎全部营养素,具备非常多样的深加工渠道,如玉米油、玉米淀粉和玉米糖等,玉米成为食品工业最为重要的原材料之一。

  也正是因此,“让粮食变成燃油”也成为国内长期争论的问题。一方认为,作为重要的储备粮食,玉米对于保证国内粮食安全非常重要;另一方则认为,在目前玉米过剩的前提下,推广燃料乙醇,提高玉米的经济性,才能刺激玉米种植,保障供应。

  日前,记者针对过剩粮食消化和燃料乙醇的推广,专访了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岳国君和国家车用乙醇汽油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特邀顾问乔映宾。

  粮食结构性过剩

  在许多人眼中,中国的粮食保障似乎还在昨天,但实际上,玉米、水稻等我国主产粮食品种,均出现了过剩。

  2017年中国粮食总产量12358亿斤,比2016年增加33亿斤,增长0.3%。再获大丰收,并属历史上第二高产年。其中,玉米产量4318亿斤,稻谷产量4171亿斤,是中国产量最高的两个粮食品种。

  其中,从玉米来看,主要被人类直接食用的品种——水果玉米的种植量和消费量均占玉米总量的10%左右,其余90%为粮食玉米,过剩的主要品种来自于此。

  一方面,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玉米本身的特性(强势作物)使其连年增产,另一方面,随着食物供应不断丰富,粮食人均消费逐年减少,对营养的需求从粮食转移到了肉蛋奶等。

  供应不断增加、消费逐渐减少的情况下,粮食的结构性过剩带来了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其一,因为粮食在本质上是种子,存储时会发生质变,所以不能一直存储。以玉米为例,超过三年的库存玉米就需要处理,处理的存粮一般会当做饲料。

  其二,粮食过剩情况下,粮价就相对偏低,低粮价打压了农民和企业种植玉米的热情,长期来看不利于粮食的安全稳定供应。

  因此,找到一个合适的消化渠道非常重要。

  燃料乙醇或为最优解

  “目前玉米深加工的所有产品,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岳国君向记者介绍。

  其一,是淀粉和淀粉糖,这也是玉米在深加工中占比最大的项目,高达52%。目前,我国玉米淀粉产能在3500万吨左右,产量约2500万吨,产能过剩,同时淀粉下游产品大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

  我国是世界淀粉糖生产大国,经过十多年的快速扩张,行业整体产能已达到2000万吨左右,年产量仅为1100万吨左右,产能过剩严重,因为淀粉糖内需有限,主要是以出口为主,而进一步扩张出口的潜力并不大。

  其二,是非乙醇的食用酒精等,在玉米深加工中占比27%左右。目前国内酒精产能为1000万吨左右,产量仅为500万吨左右,下游消费以白酒和化工为主,但由于近年产能扩张,该行业产能过剩情况严重。

  其三,是氨基酸类,占玉米深加工的比例约为20%,主要细分品种包括味精、赖氨酸和柠檬酸。无论是哪一种具体细分品种,近年来均出现大范围过剩产能淘汰情况。

  最后,就是燃料乙醇。“生物燃料乙醇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是目前消化过剩库存玉米的最优解。”岳国君介绍。

  从市场容量看,2010年以来,我国汽油消费以年均11%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2017年全国汽油表观消费量达到1.2亿吨。预计2020年将消费约1.5亿吨汽油。按10%的掺混比例,理论上生物燃料乙醇市场规模约达1500万吨/年。而目前我国每年生产的燃料乙醇仅为250万吨。

  另一方面,推进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使用的工作,是建立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的,按照目前的政策总体要求是立足国内供应,科学有序推进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

  去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十五部委发布了《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加强规划引领、统筹产能布局等要求,确立了“严控总量,多元发展”、“规范市场,有序流通”的原则。

  “这些政策举措,既确保了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规模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又为有序发展生物燃料乙醇产业提供有力支撑。”乔映宾表示。

  亟待全面推广

  政策发布之后,市场并未对这一政策进行明确反应,“推广燃料乙醇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市场投资的支持,也需要解决一些体制机制问题。”上述粮食企业人士告诉记者。

  目前,最适合中国大力推广燃料乙醇生产的地区,无疑是东北地区。作为粮食主产区,布局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具有突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截至目前,全国临储玉米库存仍高达1.8亿吨,其中存储期限超过3年的玉米超过5000万吨,存量基本集中在东北地区。此外,东北每年还产生超过1亿吨秸秆,由于缺乏加工转化渠道,农民被迫露天焚烧,导致区域阶段性空气污染。

  国家乡村振兴、东北振兴战略,为扩大东北地区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规模提供了重大政策机遇。“适度发展粮食燃料乙醇,以产业需求可高效化解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生产之间的周期性矛盾。”乔映宾表示。

  从目前企业的效益情况来看,记者多方采访发现,东北地区的燃料乙醇效益最高,有企业每年的盈利或能超亿元。而从全国范围内看,经过十余年的车用乙醇汽油试点,已经形成了适合国情、可以复制、以“核准生产、定向流通、封闭推广”为特征的中国发展模式,为进一步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上述《方案》也从规划布局上,提出统筹制定全国生物燃料产业总体布局方案,其中对于以玉米、稻谷等为原料的粮食燃料乙醇产能做出了具体规定。“接下来会有一批企业开工建设,进入到燃料乙醇的生产当中,对于行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上述粮食企业人士告诉记者。



Chemindustry.com美国化工网专业化工产品全球推广.化工产品出口,化工平台,中国化工产品出口,国外化工推广平台,海外化工产品推广,全球化工网,化工贸易,化工网站制作,海外化工采购商,中国供应商,中国化工企业出口.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新闻动态


燃料乙醇发展待助推 或成解决粮食过剩最优解

发布时间:2018-03-16

  连续数年的粮食丰收之后,不断高企的粮食库存成为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3月5日全国两会开幕,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消化粮食库存”写入了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成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我国库存粮食存在结构性过剩,如东北地区,库存总量近1.8亿吨,其中2014年产的玉米就超过5000万吨,”一位粮食企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意味着,今年底将有超过5000万吨的过期粮需要处理。”

  被称为“上帝赠予的礼物”的玉米,由于其拥有人类所需的几乎全部营养素,具备非常多样的深加工渠道,如玉米油、玉米淀粉和玉米糖等,玉米成为食品工业最为重要的原材料之一。

  也正是因此,“让粮食变成燃油”也成为国内长期争论的问题。一方认为,作为重要的储备粮食,玉米对于保证国内粮食安全非常重要;另一方则认为,在目前玉米过剩的前提下,推广燃料乙醇,提高玉米的经济性,才能刺激玉米种植,保障供应。

  日前,记者针对过剩粮食消化和燃料乙醇的推广,专访了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岳国君和国家车用乙醇汽油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特邀顾问乔映宾。

  粮食结构性过剩

  在许多人眼中,中国的粮食保障似乎还在昨天,但实际上,玉米、水稻等我国主产粮食品种,均出现了过剩。

  2017年中国粮食总产量12358亿斤,比2016年增加33亿斤,增长0.3%。再获大丰收,并属历史上第二高产年。其中,玉米产量4318亿斤,稻谷产量4171亿斤,是中国产量最高的两个粮食品种。

  其中,从玉米来看,主要被人类直接食用的品种——水果玉米的种植量和消费量均占玉米总量的10%左右,其余90%为粮食玉米,过剩的主要品种来自于此。

  一方面,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玉米本身的特性(强势作物)使其连年增产,另一方面,随着食物供应不断丰富,粮食人均消费逐年减少,对营养的需求从粮食转移到了肉蛋奶等。

  供应不断增加、消费逐渐减少的情况下,粮食的结构性过剩带来了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其一,因为粮食在本质上是种子,存储时会发生质变,所以不能一直存储。以玉米为例,超过三年的库存玉米就需要处理,处理的存粮一般会当做饲料。

  其二,粮食过剩情况下,粮价就相对偏低,低粮价打压了农民和企业种植玉米的热情,长期来看不利于粮食的安全稳定供应。

  因此,找到一个合适的消化渠道非常重要。

  燃料乙醇或为最优解

  “目前玉米深加工的所有产品,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岳国君向记者介绍。

  其一,是淀粉和淀粉糖,这也是玉米在深加工中占比最大的项目,高达52%。目前,我国玉米淀粉产能在3500万吨左右,产量约2500万吨,产能过剩,同时淀粉下游产品大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

  我国是世界淀粉糖生产大国,经过十多年的快速扩张,行业整体产能已达到2000万吨左右,年产量仅为1100万吨左右,产能过剩严重,因为淀粉糖内需有限,主要是以出口为主,而进一步扩张出口的潜力并不大。

  其二,是非乙醇的食用酒精等,在玉米深加工中占比27%左右。目前国内酒精产能为1000万吨左右,产量仅为500万吨左右,下游消费以白酒和化工为主,但由于近年产能扩张,该行业产能过剩情况严重。

  其三,是氨基酸类,占玉米深加工的比例约为20%,主要细分品种包括味精、赖氨酸和柠檬酸。无论是哪一种具体细分品种,近年来均出现大范围过剩产能淘汰情况。

  最后,就是燃料乙醇。“生物燃料乙醇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是目前消化过剩库存玉米的最优解。”岳国君介绍。

  从市场容量看,2010年以来,我国汽油消费以年均11%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2017年全国汽油表观消费量达到1.2亿吨。预计2020年将消费约1.5亿吨汽油。按10%的掺混比例,理论上生物燃料乙醇市场规模约达1500万吨/年。而目前我国每年生产的燃料乙醇仅为250万吨。

  另一方面,推进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使用的工作,是建立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的,按照目前的政策总体要求是立足国内供应,科学有序推进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

  去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十五部委发布了《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加强规划引领、统筹产能布局等要求,确立了“严控总量,多元发展”、“规范市场,有序流通”的原则。

  “这些政策举措,既确保了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规模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又为有序发展生物燃料乙醇产业提供有力支撑。”乔映宾表示。

  亟待全面推广

  政策发布之后,市场并未对这一政策进行明确反应,“推广燃料乙醇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市场投资的支持,也需要解决一些体制机制问题。”上述粮食企业人士告诉记者。

  目前,最适合中国大力推广燃料乙醇生产的地区,无疑是东北地区。作为粮食主产区,布局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具有突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截至目前,全国临储玉米库存仍高达1.8亿吨,其中存储期限超过3年的玉米超过5000万吨,存量基本集中在东北地区。此外,东北每年还产生超过1亿吨秸秆,由于缺乏加工转化渠道,农民被迫露天焚烧,导致区域阶段性空气污染。

  国家乡村振兴、东北振兴战略,为扩大东北地区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规模提供了重大政策机遇。“适度发展粮食燃料乙醇,以产业需求可高效化解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生产之间的周期性矛盾。”乔映宾表示。

  从目前企业的效益情况来看,记者多方采访发现,东北地区的燃料乙醇效益最高,有企业每年的盈利或能超亿元。而从全国范围内看,经过十余年的车用乙醇汽油试点,已经形成了适合国情、可以复制、以“核准生产、定向流通、封闭推广”为特征的中国发展模式,为进一步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上述《方案》也从规划布局上,提出统筹制定全国生物燃料产业总体布局方案,其中对于以玉米、稻谷等为原料的粮食燃料乙醇产能做出了具体规定。“接下来会有一批企业开工建设,进入到燃料乙醇的生产当中,对于行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上述粮食企业人士告诉记者。



Chemindustry.com美国化工网专业化工产品全球推广.化工产品出口,化工平台,中国化工产品出口,国外化工推广平台,海外化工产品推广,全球化工网,化工贸易,化工网站制作,海外化工采购商,中国供应商,中国化工企业出口.

返回


  展会合作

2024年9月23-25日

2024年9月19-21日

2024年3月5-7日

2024年12月11-13日

2024年6月3-5日

2024年3月20-22日

  展会合作

2024年9月23-25日

2024年9月19-21日

2024年3月5-7日

2024年12月11-13日

2024年6月3-5日

2024年3月20-22日